總得票
2021年1月,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第二批廣東省旅游風情小鎮(zhèn)名單,連灘鎮(zhèn)位列其中。
2014年7月,連灘鎮(zhèn)被國家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zhèn)。
連灘鎮(zhèn)位于郁南縣東南部,南江中游西岸,地理坐標東經110°45 1、北緯22°57 1。東接云安高村鎮(zhèn)、東壩鎮(zhèn),西與歷洞鎮(zhèn)接壤,南靠宋桂、河口兩鎮(zhèn),北毗鄰南江口鎮(zhèn)。水路交通方面有南江河,機帆船北航出西江。陸路方面,省道德珠線公路貫穿連灘鎮(zhèn)南北,東有公路通云浮,與縣城及各鄰鎮(zhèn)均有公路相通。距縣城67公里(云蒼線),南江口鎮(zhèn)29公里,距羅定市35公里,云浮市80公里。屬丘陵地帶。連灘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有較大幅的連片-原。境內最高的山峰觀音頂?shù)取_B灘鎮(zhèn)面積9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938畝,占總面積14.7%;水地面積92129畝,占總面積64.7% 。地質條件良好,未有發(fā)育斷裂帶經過,按《廣東省地震烈度區(qū)域圖》劃為小于六度區(qū),一般工程建設不用設防。平原沖積層和洪積層,山地屬赤紅壤和黃壤土,耕地屬沙灰?guī)r和石灰?guī)r土,承載力在12噸/平方米以下。白云石質優(yōu)而量豐。符合冶金質量要求、礦區(qū)條件好。另有石灰石、磷礦。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溫度21.6℃,最高溫度39℃,最低溫度-3℃;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355毫米,最大年降雨量2059毫米(1981年),最小年降雨量937毫米(1977年)。年日照數(shù)1650小時。自然條件好,有利于農產物生產。夏季盛行東南風,冬季盛行東北風。主要河流為南江,屬西江一級支流。連灘境內有兩條支流,高枧河由西向東橫貫連灘南部,經連灘圩鎮(zhèn)注入南江,逍遙河由西向東橫貫連灘北部于逍遙口與南江匯合。洪水期每年8-11月,防洪警戒水位19米,50年一遇洪峰水位是25.5米(以上是珠江泵高程)。連灘因南江河畔的宋桂、武帝廟和三廟前面有大片沙灘,灘連著灘,故稱連灘。據(jù)《舊西寧縣志》記裁,明朝,連灘已開始建圩,商務繁榮,是西寧縣南部的重要圩鎮(zhèn)。解放前,連灘集鎮(zhèn)是郁南縣二區(qū)區(qū)署和遙翰區(qū)公所駐地。解放后,是郁南縣第四區(qū)區(qū)府,連灘人民公社和連灘區(qū)公所駐地,1987年改為建制鎮(zhèn)。.
蘭寨古村
郁南蘭寨,有著美食。若是到了蘭寨,一定要嘗一嘗蘭寨當?shù)氐奶厣朗场O慊浤鄣亩垢率菍こ5聂~肉,同樣鮮嫩的味道間的碰撞卻是從未嘗過的美味;鄉(xiāng)下養(yǎng)的走地雞怎樣料理都會有嚼勁但不失鮮嫩;自家種的
光二大屋
光二大屋位于廣東省云浮市郁南縣連灘鎮(zhèn)西壩石橋頭村,相傳為村民邱光二為免受土匪的威脅騷擾和南江河水泛濫之苦而興建。因其宏大的建筑規(guī)模、完善的防火、防盜、防洪功能和良好的保存狀況,被譽為“廣東第
郁南天池庵
天池庵位于廣東省云浮市郁南縣連灘鎮(zhèn)內,由清代高僧定峰長老創(chuàng)建,屬省級重點寺院。因院內有泉出石罅,下鑿清石池,名“天池”,故以此名庵。該庵坐落于連灘上橋天塘山,始建于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
連灘張公廟
張公廟位于郁南縣連灘鎮(zhèn)高街路連灘中學左側。坐西南向東北,建筑面積520平方米,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是為紀念明代廣東總兵官張元勛于明萬歷六年(1578年)建,萬歷二十七年重修,清代又經多次
蘭寨古建筑群
蘭寨古建筑群主要布局以長方塊為主,一般有二、三進,縱向排列,逐級升高臺基,橫向有一座三門等。建筑外部以圍墻封閉,內部以縱橫巷道連系,中有天井,用作間隔及采光。其繪畫、壁畫獨具一格,正門、大廳
蘭寨林氏宗祠
林氏宗祠:建于清早期,有多次重修,坐西北向東南,建筑面積471平方米,三開間三進深兩天井,前有圍墻,共有兩個平地臺,有16條功名石柱,左側有一古井,再前有照壁墻,磚木結構,有風火山墻,龍船卷
連灘鎮(zhèn)特產與美食
連灘雞仔米粉
粵西古鎮(zhèn)連灘,位于南江中游,連灘人特別喜歡吃一種食品——雞仔米粉。連灘雞仔米粉獨具一格,絲絲縷縷的粉條雪白如玉,晶瑩似翡翠。其最大特點是煮沸開水,把粉放在鍋里滾一個小時也不會爛,若果加上花生油、大蒜、
連灘釀豆腐
豆腐,古稱黎祁。據(jù)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載:始于淮南王劉安(公元前179~122)。豆腐一詞見于文字記載,則始于宋朝。十一世紀末,寇宗 《本草衍義》中有
連灘鎮(zhèn)民俗文化連灘禾樓舞
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在郁南縣連灘鎮(zhèn)盛行舉辦禾樓舞。村民們在河灘竹林邊,一邊圍著溫暖的火堆,一邊觀賞。舞者戴面罩,頭頂蓑帽,足蹬麻鞋,身穿黑衣,晚間手持火把圍繞火堆亦歌亦舞。在古樸而悠揚的音樂中,身披
連灘山歌
流傳在廣東省云浮市郁南縣的民間歌謠,被稱為是南江文化變遷“活化石”。富有“山歌之鄉(xiāng)”美譽的連灘,是粵西云浮市郁南縣的名鎮(zhèn),因旅居港、澳、美、加拿大的人眾多,所以也有“僑鄉(xiāng)”之稱,這里的人都喜歡唱山歌。
連灘張公廟廟會
張公廟座落于中國民間藝術之鄉(xiāng)郁南縣連灘鎮(zhèn)。連灘張公廟是為紀念明朝萬歷年廣東總兵張元勛而建,至今已經400多年。張元勛原為抗倭名將戚繼光部將,因抗倭有功升至廣東總兵。明代中葉,羅旁大山一帶(即今云浮市轄
總得票
金磚11國GDP排名
2023-09-07荊門十大強鎮(zhèn)排名
2023-03-16離岳陽最近的旅游城市排名前十
2023-06-13內江各區(qū)縣面積排行
2022-10-28常熟十大強鎮(zhèn)排名
202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