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貓頭鷹人們一定不會陌生,畢竟貓頭鷹還是益鳥呢,晝伏夜出會捕食老鼠。不過對于貓頭鷹人們不會很熟悉,畢竟貓頭鷹也是很少見的動物了。下面排行榜123網(wǎng)為你公布世界上最大的貓頭鷹,毛腿漁鸮or雕鸮那個最大呢?

世界上最大的貓頭鷹:毛腿漁鸮or雕鸮

  世界上最大的貓頭鷹,一說是毛腿漁鸮,一說是雕鸮,這兩種貓頭鷹在中國都有分布。對比這兩種大型貓頭鷹的數(shù)據(jù):

  毛腿漁鸮又叫巴君之雕梟,屬鸮形目鴟鸮科漁鸮屬。體長71-77cm,體重1.5kg—5.5kg。

  雕鸮,屬鸮形目鴟鸮科雕鸮屬。體型:體長65-89cm,體重1.41-3.959kg。

  從最大體長來看,雕鸮(89cm)似乎毛腿漁鸮比稍勝一籌;從最大體重來看,毛腿漁鸮(5.5kg)似乎比雕鸮稍勝一籌。兩種貓頭鷹都是瀕危的珍稀鳥類,都是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下面來看看這兩個世界上最大貓頭鷹的詳細信息。

世界上最大的貓頭鷹:毛腿漁鸮(長77cm/重5.5kg)

  單獨活動,貼水面飛行

  毛腿漁鸮,是鴟鸮科、漁鸮屬的鳥類。毛腿漁鸮為大型鸮類,體長67-77cm,外形和雕鸮相似。常單獨活動和棲息,很少成群活動。飛翔時兩翅扇動很快,但毫無聲響。常貼著水面或地面低空飛行,每次飛行的距離也不遠。

  棲息于水邊,晝伏夜出

  毛腿漁鸮棲息于低山闊葉林、混交林和山腳林緣與灌叢地帶的溪流、河谷等生境中,夜行性,白天多隱藏在河邊的樹上或河流沿岸的懸崖上,黃昏和夜晚出來活動,主要以魚類為食,也吃喇蛄、蝦、蟹等水生動物。毛腿漁鸮叫聲拖長而嘶啞,為短促、深沉的“boo-boo-boo”聲,有別于雕鸮的兩音節(jié)叫聲。

  是瀕危物種

  毛腿漁鸮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EN)。

世界上最大的貓頭鷹:雕鸮(長89cm/重3.9kg)

  雕鸮喜夜行,不親人

  雕鸮【diao xiāo】屬夜行猛禽,喙堅強而鉤曲,嘴基蠟膜為硬須掩蓋。營巢于樹洞或巖隙中。多棲息于人跡罕至的密林中,全天可活動,飛行時緩慢而無聲,通常貼著地面飛行。除繁殖期外常單獨活動。夜行性,白天總是棲息于樹上,因其其聽覺敏銳,聽到有人的聲響就立即飛走。

  雕鸮食性廣,天敵多

  食性很廣,主要以各種鼠類為食,也吃兔類、蛙、刺猬、昆蟲、雉雞和其他鳥類。不能消化的鼠毛和動物骨頭會被雕鸮吐出,丟棄在休息處周圍,稱為食團。叫聲深沉。雕鸮的天敵是金雕等大型雕類,中大型食肉哺乳類也會吃雕鸮,雕鸮骨頭被認為能接骨,所以遭到大量捕殺,極少數(shù)的是因為偷吃家禽,襲擊人工馴養(yǎng)的雀鷹等遭人痛恨而被殺死,不過,雕鸮和其他猛禽一樣都是對人類是無害的,只有在十分饑餓難忍時才會偷吃雞鴨等家禽。

  棲息于山林,遍布歐亞和非洲

  雕鸮棲息于山地森林、平原、荒野、林緣灌叢、疏林,以及裸露的高山和峭壁等各類環(huán)境中。在新疆和西藏地區(qū),棲息地的海拔高度可達3000~4500米左右。遍布于大部歐亞地區(qū)和非洲,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一直向東穿過西伯利亞到薩哈林島和千島群島,往南一直到亞洲南部的印度和緬甸北部,非洲從撒哈拉大沙漠南緣到阿拉伯。

  中國II級重點保護動物

  歷史上雕鸮曾經(jīng)廣泛分布于全國,自前幾年開始,由于各地農(nóng)民普遍使用防止鳥和鼠類食用的有毒藥膜的種子,加上偷獵導致雕鸮數(shù)量銳減,再加上其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性,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能在野外見其蹤影。雕鸮在我國有一定數(shù)量,但在不斷減少。在我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被列為二級保護動物,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中被列為稀有種。

  ==========  推薦閱讀  ==========

世界上最大的蜈蚣,被它咬傷后果不堪設想(長62厘米)

世界上最大的蝙蝠,翼展長達1.7米

世界上貓毛最長的貓:最長可達25.68厘米

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西伯利亞虎(重300公斤/體長2.6米/1.7米)

【世界上年齡最大的貓】世界上活的最久的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