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臺其實指的就是假設火炮的臺基,是一種隨著火炮的誕生而出現的戰(zhàn)時工事,我國不少古跡中有著炮臺的身影,其中廈門胡里山炮臺就是我國最著名的一個炮臺,接下來排行榜123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炮臺吧!
世界原址保存最古老最大海岸炮
胡里山炮臺始建于1894年,并于1896年完成,位處福建廈門市思明區(qū),占地約13000平方米。這個海岸炮臺分為三區(qū),包括戰(zhàn)坪區(qū)、兵營區(qū)和后山區(qū),具備兩門主炮和兩門護炮,以及眾多附屬設施如作戰(zhàn)室、供彈室、暗道等。胡里山炮臺是海防軍事史、洋務運動史和軍事構筑技術的重要歷史遺跡,其保存狀態(tài)相當完好。在1996年,這個炮臺被中國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胡里山炮臺由來
在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有關部門開始計劃建設胡里山炮臺。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光緒皇帝同意籌措資金建造炮臺,購買大炮。然而,由于資金困擾,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與德國商人簽訂購炮合同尚未得到朝廷批準。1891年,由于經費問題,購買大炮的計劃暫停,但在壓力下,計劃逐步展開,并得到“新海防捐二年”的資助。1893年,延續(xù)兩年的新海防捐資助到期,光緒皇帝又同意再延長一年,并發(fā)起募捐,借貸德國商人。當年,德國制造的28生克虜伯大炮運至福州船廠。1894年胡里山炮臺開工,至1896年竣工。大炮由福州船廠運至炮臺并成功安裝。1897年,大炮試炮成功。
胡里山炮臺文物遺存
胡里山炮臺保留著一尊1893年由德國克虜伯制造的東炮,其價值約為白銀八萬兩。該大炮口徑為280毫米,重87噸,膛線84條,長度13.13米,最大射程19.76公里,射角可達360度。1989年年底,附近海域撈起了一門鴉片戰(zhàn)爭期間被英軍推入海的中國自制鐵炮,北門地下還發(fā)現了兩門1881年克虜伯制造的小鋼炮。2023年7月14日,廈門八市水產店挖出三門火炮,已被存放在胡里山炮臺的明清火炮展示區(qū)。